专访 | 关于清华古墓你想知道的细节
记者 | 郭文青
责编 | 罗熙临
排版 | 陈施羽
5月31日,清华大学“惊现”古墓,在六教上课的同学们意外和“老同志们”打了照面。热闹之余,大家也想要知道这座片古墓究竟是什么来头,之后又会经历怎样的历程。为此,我们采访了历史系侯旭东老师,请他从更加专业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片古墓与它背后的可能性。
侯旭东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,现兼任系主任。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,近年主要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机制。
清新时报(以下简称清新):这片古墓的现状如何?
侯旭东(以下简称侯):其实现在考古还在进行中,95座墓只挖了16座吧,全貌还不清楚,说的几乎都是猜测。对于古墓,考古不是我的专业,难免外行,不过,简单说说倒也无妨。
听说勘探发现了95座墓,有汉代的,现在挖的,根据一个墓的照片,请教北大考古学院教授,认为是明清时的合葬墓,照片上看墓室不大,也看不到随葬品,确实可能属于平民墓。另外,这里离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不近,可能是附近村落的居民的葬地。附近明清时期有哪些村落,可以从地方志上查到。清华周边的清河,八家,猪房(现在叫朱房),双泉堡,龙王堂,广济桥等聚落,明代就存在了。
清新:这个古墓后续应该怎么研究、处理呢?
侯:墓挖完后,文物和遗物考古工作者会取走,保存,将来会整理并研究,出版发掘报告。墓穴会回填,继续在此施工,挖地基盖楼,说白了,清理完,墓地就不再保留了。只有重要的墓才会保留,在原地建博物馆的极罕见,保留下来多半会迁到某处集中展示。洛阳有古墓博物馆,就是集中类似文物和遗物进行展示的。北京丰台区有大葆台汉墓博物馆,则是在原址建的。
从墓地结构(存在与使用时间,有无规划,是否家族墓)、墓室结构、埋葬方式(合葬,还是单人葬,仰身还是侧身等),到尸骨(可以分析牙齿中的同位素,分析饮食习惯),以及墓地与周边聚落的空间关系,都可以用来研究。听说这次还发掘出了汉代的墓,可能还可以以此探讨不同时代的墓之间的关系如何。比如说,后代叠压在前代墓上还是相互分开,就可以体现居民群落之间是否有连续性。
清新:这个古墓出土后历史系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什么反应?
侯:大家都挺兴奋的。不少同学想去工地一探究竟,我想应该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考古,了解清华园里的先人。
考古学研究的是物,包括已经物化的人,但它追求的是“透物见人”,从各种遗存中发现人的活动,人的想法,挺有挑战性。有人说,考古学是研究垃圾的学问,也不无道理。即便是平民墓,没有多少随葬品,只要仔细挖掘,深入研究,也能有所发现。清华的确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,中国第一二三代考古学的领袖:李济、梁思永和夏鼐,都出自清华。现在的清华没有考古系,我倒是很希望能建立考古系。
可能有不少同学对住在墓地旁边或在墓地旁上课,有点紧张,其实大可不必。不同的文化对墓地的态度不同。基督教传统里墓地在教堂附近,往往位于聚落或城市中心,住在附近的人不会有异样感觉。台湾的原住民中的排湾族原先有室内葬的习俗,就是将死去的亲人埋在家里的井中。我从台湾学者那里得到的答复是,传统的排湾族丧葬实行“室内葬”,用布或毯包扎尸体,屈肢包成椭圆形,于室内深埋土中,上盖大石。排湾族的室内葬身受祖灵观念的影响,如在屋内不可放肆,须谨言慎行,迁居不可毁屋等,都有对先人崇敬之意。室内葬在日据时期,以不洁和野蛮为由,强力疏导改为室外葬,皆风俗渐泯。布农族、鲁凯族、卑南族、泰雅族都有室内葬的习俗,新石器时期的卑南遗址也有发掘到。而我自己也在八宝山附近住了好多年,所以不管从传统还是当下,都不必对墓地有什么恐惧之心。
我已和校方建议,在挖掘结束,回填前,举行一次考古现场开放参观,请考古队给同学做些讲解,让大家现场感受下何为考古。目前已经在联系此事,希望能够成行。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